圖說:交通部政務次長伍勝園(左五)、立法委員謝衣鳳(右四)、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右三)、車輛安全審驗中心執行長周維果(左三)、及車輛安全測試中心董事長王正健( 右二)與產官學貴賓一起見證臺灣新車安全評等(TNCAP)第二版試驗活動。
為提升國內車輛安全性並降低交通事故傷亡率,交通部積極推動「臺灣新車安全評等計畫(TNCAP)」,28日於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舉辦「臺灣新車安全評等第二版見證活動」,由指導單位交通部政務次長伍勝園主持,並邀請立法委員謝衣鳯、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車輛中心董事長王正健出席致詞,期勉TNCAP制度持續推動並提供民眾更多元的購車資訊;本次活動亦廣邀產、官、學、研及媒體代表共同參與見證,展現交通部積極推動TNCAP制度的成果。
交通部表示,秉持「以人為本、安全至上」的施政理念,建立符合國際NCAP標準的TNCAP制度,讓臺灣成為國際第13個NCAP國家組織,於2022年10月27日辦理首撞見證活動後,自2023年第一季起公布首批2車型評等結果後,迄今共已公布21個車型的星級評等結果,並將車輛相關安全資訊公開於TNCAP網站平台,成功接軌國際新車安全評等制度。
為持續提升車輛安全標準、提供消費者更透明、客觀的車輛安全資訊並回應國人對行車安全的期待,交通部於2024年5月29日公布「交通部臺灣新車安全評等規章第二版」,新版規章除參考國際最具代表性的歐洲Euro NCAP主、被動安全試驗與評價之更嚴苛標準以提升整體安全性能外,更強化納入與臺灣交通環境相關的2項在地化評等項目,分別為因應電動車的普及性,新增電動車碰撞後之觸電保護評等,以及考量較高的汽機車間事故案件率,新增盲點輔助系統等,期TNCAP能更貼近國人的用路環境與事故樣態及民眾安全需求。

圖說:機車以時速40公里加速至50公里從受驗車輛右後方靠近時,受驗車輛的盲點輔助系統(BSD)在機車靠近車輛盲區處正常啟動警示,提醒駕駛右後方有機車靠近。
本次見證活動展現交通部對用路者生命安全的重視,也回應社會對弱勢族群交通安全的高度關切,向大眾宣達「碰撞事故預防」的重要性。以TNCAP更嚴苛的第二版試驗標準來衡量受驗車輛的主動安全防護性能,驗證該車輛安全系統於事故發生前提供駕駛者警示訊息以及減緩或避免碰撞的能力,本次見證活動展示兩項國內常見的道路交通事故情境試驗,分別為:
- 緊急煞車輔助系統(自行車情境試驗):模擬車輛行進間突遇自行車騎士穿越道路的情境,評估該系統能否主動偵測並提供輔助煞車功能,期能避免碰撞風險或減輕碰撞傷害。
- 盲點輔助系統(BSD)試驗:模擬機車行駛至受驗車輛側方時,系統偵測機車並提供駕駛警示提醒,期能降低車輛變換車道時的側方碰撞風險。
交通部進一步說明,藉由TNCAP評等制度的推動與第二版試驗展示,與外界共同見證交通部推動臺灣新車安全評等制度的成果,提供社會大眾對於主動安全科技的理解及傳遞正確的安全駕駛觀念。
TNCAP不僅是揭露車輛安全重要資訊之制度,更是推動產業創新與技術精進的驅動力,期望帶動我國整體車輛產業朝「更安全、更智慧、更在地化」的方向發展,讓臺灣站在國際車輛安全的舞台上。未來TNCAP將持續精進制度內容,與國際NCAP組織交流合作,推動全民重視車輛安全,最終達成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與傷亡率,並與世界各國以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共同努力朝聯合國全球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減少50%的目標邁進。

圖說:交通部公共運輸及監理司司長胡迪琦 (左一)、車輛安全審驗中心執行長周維果(左二)、交通部政務次長伍勝園(左三)、立法委員謝衣鳳(右三)、車輛安全審驗中心執行長周維果執行長(右二)、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右一)共同見證臺灣新車安全評等第二版試驗活動,台灣車輛安全評鑑邁入新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