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葉均蔚證實,「高熵合金」即將列入教科書!
研發創新的孤獨與辛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今在大家的稱譽聲中,只有多年陪伴在身邊的好友與夥伴,最知道葉均蔚是如何在挫折中一路走來,並堅持不休地前進。
知音與好友 情誼數十年
「對於高熵合金,我們談了很多次,一開始我就被他說服了,覺得很重要。」清大材料系金重勳教授,是第一位聽了葉均蔚分享後,馬上給予鼓勵支持的人。
金重勳與葉均蔚是二十年的同事與好友,兩個人在清大材料系的研究大樓,一個在五樓,一個在三樓,經常在二樓碰頭。金重勳說,葉均蔚的點子很多,在發明高熵合金之前,有一天,葉均蔚為了突破傳統合金製程的瓶頸,想出一套新辦法,見了面就熱切地向他描繪起這項「推過來、又擠回去」的製程。後來,金重勳終於聽懂了,還幫著葉均蔚一起想該如何命名。這套技術後來定名為「往復式擠型法(reciprocating extrusion)」,葉均蔚靠著這項發明,獲得了七國專利。
圖說:葉均蔚教授與知音好友清大材料系金重勳教授(右)
「最敬佩的是他能把點子化成產品,創造出很多產業。」金重勳說,本以為葉均蔚是金屬專家,沒想到他對玻璃的研究也很深入,可說是廣義的材料學專家。他還特別欣賞葉均蔚把高熵合金變成一種哲學,希望葉均蔚不僅在合金、材料領域受到推崇,更能在科學領域發光發熱。他並期待葉均蔚能將高熵合金的應用,進一步延伸到生物,醫學領域,產生更大的效果與影響。
葉均蔚的三個小故事
「孟不離焦,焦不離孟」,葉均蔚如此形容他與高熵材料研發中心副主任林樹均教授超過四十年的情誼。林樹均也分享了三個葉均蔚的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葉均蔚讀研究所時就創業了,而且非常成功。」林樹均說,葉均蔚是材料專家,不僅能夠創新發明,而且很有執行力。當年有人拿一顆玻璃球找到葉均蔚,希望能做到埋在地上、強度能讓卡車輾壓都不會破,作為道路上的反光貓眼。結果,葉均蔚只花了兩個星期就開發出來,現在已大量用於路面,增進交通安全。
第二個故事,是研發創新的孤獨與辛苦。林樹均說,如今大家都知道高熵合金,投入研究的人很多,是材料領域的顯學,但在研究初期,不但一般材料專家都不能認同葉均蔚,而且葉均蔚很多研究計畫提出後也被取笑、打槍,甚至有人說出重話,批評「高熵合金是錯的,應打入烏山頭水庫,永不翻身!」
圖說:清大高熵材料研發中心副主任林樹均教授,和葉均蔚的情誼超過40年。
第三個故事,透過產學合作及成立新公司,高熵材料的應用已經開始發光發熱。林樹均說,2020年葉均蔚與高熵研究團隊提出的價創計畫獲得政府支持,並於2021年成立「高熵材料科技公司」,成為台灣首家提供高熵合金材料整體解決方案的企業。林樹均說,如今高熵合金已被證實具備比傳統合金更高硬度、耐溫、耐磨耗、抗腐蝕、抗沾黏及低成本等特性,公司已有深受客戶青睞的產品。
賦予元素週期表新生命
提出創新概念之初,葉均蔚不斷遭到否定、拒絕、質疑、甚至訕笑,
如今,由他提出高熵合金的概念,讓大家可以透過不同的配方,開發各種新材料,應用於各行各業。
葉均蔚除了為高熵合金下定義,還提出四大核心效應,闡述原理機制。此外,葉均蔚也將高熵的觀念,由金屬擴展到陶瓷、高分子及複合材料,由高熵材料帶動中熵材料領域的發展,如同為材料世界鋪了四條嶄新的大道。這四條大道,最早是鑄造、鍛造,後來又加上粉末冶金及鍍膜製程,分別開發驗證高熵材料及中熵材料的應用潛力。
印度的金屬界權威,白金獎章得主 Prof. Ranganathan千里迢迢專程來到臺灣,到清華大學拜訪葉均蔚教授,見面第一句話就問,「你怎麼有這個 idea的呢?」
「清華大學賦予元素週期表新生命,化不可能為真實」,這項貢獻引起世界矚目。隨著越來越多創新的研究成果與應用,擺在世人眼前,奠定了葉均蔚國際權威的地位。
葉均蔚表示,當初遭遇銅牆鐵壁般的挫折時,他很快就走出失落並繼續努力。因為他想,如果大家都那麼容易想得到,那麼高熵合金就不會有如此獨特的價值。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