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敏 改變世界的發明家

圖說:施敏院士於五十年前發明「浮閘記憶體」,改變了你我的生活。他接受「產業人物」主筆王麗娟專訪,內容將於IC之音FM97.5 「兩個關鍵」節目播出。圖為施敏院士(右3)出席2017年「國際非揮發性記憶體研討會」,和與會主講者合影。

圖說:施敏院士於五十年前發明「浮閘記憶體」,改變了你我的生活。他接受「產業人物」主筆王麗娟專訪,內容將於IC之音FM97.5 「兩個關鍵」節目播出。圖為施敏院士(右3)出席2017年「國際非揮發性記憶體研討會」,和與會主講者合影。

你能想像沒有手機的生活嗎?五十年前「施敏」博士(Dr. Simon Sze)發明輕薄短小又省電的記憶體,不但取代了相機底片、電腦硬碟,還廣泛應用在手機、汽車、家電,以及無數的電子產品中。不過,施敏完全不沉溺於手機世界,他警告大家注意,全人類,特別是年輕人的視力,正在急速退化!他經常提醒大家,要保護自己的靈魂之窗。

1967年,32歲的施敏與貝爾實驗室同事姜大元發明的「浮閘記憶體」,是一種「非揮發性」記憶體,意思是拔除電源後,資料不會隨之揮發,仍能保有記憶體的內容。

33歲時,施敏以英文寫成一本八百多頁的半導體參考書「半導體元件物理學」(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引起全球矚目。隨後或被翻譯、或被盜版,以六國語言,發行超過150萬冊以上,因此,該書被譽為是半導體界的聖經。從1969到2007年,近40年間改版三次,而他的英文名字,他的英文名字Simon Sze也因此享譽國際。

在貝爾實驗室任職27年期間,施敏曾五次留職停薪回台任教。從貝爾實驗室退休後,施敏於1990年到交通大學任教至今。

今(2017)年是施敏發明五十周年的里程碑。交大電機學院與電子工程學系為慶祝施敏的成就,特別在3月27日盛大舉行「國際非揮發性記憶體研討會」,會中邀請施敏博士、旺宏總經理兼欣銓董事長盧志遠,力旺電子董事長徐清祥,以及來自義大利、英國、瑞典、美國、德國等多位研究記憶體的知名大師,共同探討技術發展趨勢,吸引了產業界與學術界共數百人參加。

施敏今年八十二歲,身體健朗,他微笑出席了該場國際研討會。身為發明家,能親眼看見自己五十年前的發明如今被廣泛應用,帶給人類便利、安全及樂趣,施敏寫下的紀錄,應該很難被突破。

科技雖然為人類帶來便利,但施敏卻到處提醒人,不可過度沉溺使用手機。他特別提出警告,建議「每次最多使用 10~15 分鐘,每天使用不超過 2~3 次為宜」,以保護自己的靈魂之窗。

在「國際非揮發性記憶體研討會」上,最重要的結論只有一個,那就是,至今尚無任何記憶體技術,能夠取代施敏博士五十年前發明的「浮閘記憶體」。

施敏的發明,受到全球的推崇,他同時是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以及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2014年,施敏又添三項榮耀,分別是工研院院士、全球「快閃記憶體高峰會」(Flash Memory Summit)「終身成就獎」得主,以及日本應用物理學會(Japan Society of Applied Physics)頒贈的「日本應用物理學會國際會士」(JSAP Fellow International)。

今年,全球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頒贈施敏為年度尊榮會員(Celebrated Members )。全球目前只有八位科學家獲得該項殊榮,包括1973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Leo Esaki、2000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Herb Kroemer、及2009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George E. Smith,施敏是台灣獲得該獎項的第一人。

施敏院士接受產業人物Wa-People主筆王麗娟專訪,談政府應該如何支持台灣半導體產業,並鼓勵台灣的年輕人與企業,自立自強站上世界舞台。精彩內容於7月13日及7月20日(周四)晚間六點三十分於IC之音FM97.5「兩個關鍵」節目播出,接著於7月16日及7月23日(周日)早上八點三十分,重播一次。

除了收音機FM97.5頻道外,網路直播請上IC之音網站 ,或手機直播頁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