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學者、多位中國大陸二十世紀中後期的重要作家,包括中國國家文化部前部長王蒙、海南省作協主席孔見、以《泡沫之夏》、《會有天使替我來愛你》為代表作的的中國作協副主席蔣子龍,有內地瓊瑤之稱的明曉溪等,各自闡述文學觀點,並藉由對談中所激發的文學圖像、文化觀點與媒介火花,促進兩岸作家了解當前的文學現象。
中國當代作家王蒙寫文章不為自己,而是希望有人閱讀,期待收到讀者的來信,從中感受讀者的喜愛、責備或批評。他調侃說,「我必須老老實實的承認,年輕時我特別希望女孩子讀我的書,會得到一種滿意、幸福與快樂的感覺。」
他提到,現在音像技術刺激動人,賣書比起以前不容易,不過他不覺得悲觀,「因為沒有語言符號,思想和情感不可能達到深度」。他認為網路瀏覽不能完全代替紙質書籍的閱讀,文學除瀏覽外,能讓人感到興奮、痛苦,它能折騰你,不完全是種享受。所以不用感傷於文學、小說即將消亡,因為母親總要給小孩講講床邊故事、因為這世界還有懷春,還有愛情,「情書影響一生幸福」,所以文學永遠消滅不了。
著名網路作家明曉溪從小喜歡閱讀瓊瑤、金庸、古龍等作者的書籍,有一天她發現沒東西看了,只好自己寫給自己看,開啟寫作之路。她認為,文學不是為了讀者而寫,不希望讀者操控她的故事,而是期待故事超出讀者的預料。所以寫作體現的是小我,雖然作品中蘊涵的是個人的情緒,「但世界如此之大,總有些人會與我是互通的」,所以她為自己寫作,也喜愛與讀者間這樣的聯繫。
蔣子龍則認為,文學是為自己而寫,因為不寫很難受;「60歲是最好的」因為跳脫讀者、故事情節、名利心等牽絆,在超然放鬆下,作品呈現最好。而作家孔見則強調,應透過文學發掘生活中的感動與美好。
清華中文所教授劉正忠指出,能用中文寫作是幸福的,中文如僅是限在某些地區被使用,那就喪失「對話」的作用,二岸時代、空間及主體等差異性,都是中文寫作的珍貴資源,也是文學豐富的原因;如何從「小我」看出「大我」,則有賴作家能力去擴大生命感受。李癸雲教授則點出,現今文創熱潮蓬勃,雖可能是「文藝復興」,但亦可能是「最後一搏」;而閱讀氛圍的下降,也促使文學環境產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