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 施振榮 胡定華等8人 獲頒工研院首屆院士獎章

圖說:馬英九總統親自出席工研院首屆院士授證典禮,圖為八位工研院院士與府會高層合影。前排左起分別為智融集團施振榮董事長、經濟部長施顏祥、劉兆玄資政、總統馬英九、台積電張忠謀董事長、長春石化林書鴻董事長、台達集團創辦人鄭崇華董事長。後排左起依序為總統府熊光華副秘書長、工研院蔡清彥董事長、晶元光電李秉傑董事長、聯發科蔡明介董事長、建邦創業投資胡定華董事長、華碩電腦施崇棠董事長、工研院院長徐爵民。

工研院7月4日舉行「工研院院士授證典禮」,由馬英九總統親自頒授獎章給八位工研院院士(ITRI Laureate)。

八位工研院院士分別為台積電董事長暨執行長張忠謀、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建邦創業投資公司董事長胡定華、台達電子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鄭崇華、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長春石化董事長兼總經理林書鴻、聯發科董事長暨執行長蔡明介以及晶元光電科技公司董事長李秉傑。

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表示,希望透過「工研院院士」的設置,凝聚「工研院院士」的經驗與智慧,對工研院及國家科技、產業的發展提供建言。

蔡清彥強調,為了加速創新研發的速度及產業化,工研院最近採取一系列積極的做法:包括推動「開放式創新體系」,以利跨領域與國內外的合作創新;結合國際及國內創投早期參與評估,以發掘有潛力的技術;成立商業化諮詢委員會,協助將研究成果有效引導至商業化階段。

工研院第一屆院士在會議後做成幾點結論。其一是加強協助基礎研究產業化,落實產業效益。並建議可將石化或材料業之創新成果,引入國內電子業使用。其二是活絡早期創投,重塑創業文化與創新氛圍,改善創投環境,讓台灣成為一個《具吸引力的創新島》。

其三,要以突破性思維,掌握產業分合,創造產業價值。台灣不同於韓國與中國大陸採國家資本主義模式發展產業,因此需要運用工研院這樣的角色從長期發展的角度,協助產業界跨過死亡之谷,從投資效益及風險中找出最適合的佈局策略。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認為,韓國企業的企圖心強,注重長期投資,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但他們的文化,以及政商之間的關係,則不是台灣應該學習的。

此外,第一屆院士們還特別建議,工研院應該積極投入資源,進行相關上下游產業鏈整體專利整合佈局,同時瞭解競爭者之專利策略,掌握先機,增進產業發展競爭力。


圖說:工研院院士,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Stan Shih)於授證典禮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對於官員收賄表示失望。談到國家競爭力,他認為韓國企業的企圖心強,且長期投資,值得台灣學習,但韓國政商間的關係,則不是台灣應該學習的。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