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南科舉辦無人機論壇,邀請專家分享無人機經驗
南科AI_ROBOT自造基地28日邀集五位無人機界專家分享無人機經驗。分別是Taiwan Drone 100計畫主持人李志清、自主研發10數種完整教學方案的Arklab飛行學院創辦人張東琳、打造台灣首架農用無人機擎壤科技創辦人陳恆燈,以及擁有豐富無人機操作經驗的漢元科技創辦人張合中、智飛科技創辦人林永仁。
南台科技大學教授李志清所提出的Taiwan Drone 100計畫,實現了國內少見的無人機群飛。其難度在於需要讓每架無人機都有著「精確定位」以及「障礙躲避」的能力,同時「編隊程式」的好壞也會影響演出時的表現,需要有龐大的資源與技術整合才能實現。同時也分享透過升級開源飛控技術,以及控制自主編隊,讓台灣的天空也能有著百架無人機群飛的壯觀景象。此技術除了應用在燈光表演之外,也能用在軍事用途。
對新手來說,操控無人機最大的難題在於遙控器的不熟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Arklab飛行學院創辦人張東琳分享如何藉由開放原始碼與硬體裝配,降低技術門檻來拉近天空與人們的距離。他所研發的體感四軸無人機,不但有自動避障功能,只要在鏡頭前透過手勢比劃,就能輕鬆操控飛行方向與高度。
全台首架農用無人機
台灣的農地面積普遍不大且較為破碎,農民多為小農、散農,加上農村人力資源短缺,是長久以來一直存在的問題,為此,擎壤科技陳恆燈創辦人研發出全台第一個為散農設計的農用無人機,他分享藉由無人機噴灑和精準的計算,可減少農藥用量與降低人力負荷,陳恆燈表示,台灣的無人機飛行控制和穩定度都不會輸給中國。
漢元科技張合中創辦人是一位無人機實戰技術專家,執行政府機關的無人機飛行任務次數已超過240次,現場指導有興趣的民眾自己動手完成一台無人機。而監督飛行任務超過一千次的智飛科技林永仁創辦人,也在論壇中與大家暢談他過往的飛行任務規劃,並且討論飛行安全,期待能為無人機創造更多可能性。
南科AI_ROBOT自造基地長期營造自造者社群,還與17個衛星基地夥伴合作,規劃各式活動、工作坊、交流論壇等,提升民眾的自造能量。如長榮大學在8/13~8/16舉辦競速型無人旋翼機組裝訓練課程,8/18~8/19舉辦第一屆無人旋翼機競速大賽,歡迎民眾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