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動態

圖說:在明新科大董事長張紹鈞(中)的見證下,林啟瑞教授(左)由卸任校長袁保新教授(右)接下印信,出任第九任校長。
圖說:在明新科大董事長張紹鈞(中)的見證下,林啟瑞教授(左)由卸任校長袁保新教授(右)接下印信,出任第九任校長。他許諾成為兩校橋樑,把北科大豐富的研究資源傳遞給明新科大,也將把明新科大在地封測廠家資源注入北科大,啟動強強聯手,雙贏效應。
圖說:國立清華大學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焦傳金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解開了軟絲以變換體色方式溝通之謎。
圖說:國立清華大學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焦傳金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解開了軟絲以變換體色方式溝通之謎。研究團隊把軟絲的頭、觸腕、鰭、身體的顏色變深或淺、出現斑點或條紋等圖案,分析歸類為27個單元,快速地變換體色排列組合,就能傳達「我愛你」或「打贏了」。
圖說:中山大學與高雄醫學大學放寬轉校轉系名額,左起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高雄醫學大學校長劉景寬(中山大學提供資料照)。
圖說:中山大學與高雄醫學大學放寬轉校轉系名額,左起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高雄醫學大學校長劉景寬(中山大學提供資料照)。中山大學與高雄醫學大學合作成立「中山高醫攻頂大學聯盟獲教育部同意,兩校大學生轉校轉系名額放寬,成為國內公私立大學互轉不受對等人數限制的首例。
圖說:邀青年改造農村,中山大學組「蕉」糖兵團。
圖說:邀青年改造農村,中山大學組「蕉」糖兵團。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舉辦「廠開大門-旗山糖廠農村願景工作坊」,徵選全台20名大學生一同到高雄市旗山區糖廠社區,展開為期兩天的農村體驗。活動結合實務課程,讓學生集思廣益發想社區再造提案。
圖說:明新科大「智慧自動化產學技術聯盟」辦技術論壇,黃信行副校長(左)與洋威數控副總經理李漢洲並共同發表聯盟成員合作的擬真機械手臂成果,現場機械手臂操作小提琴為展演。
圖說:明新科大「智慧自動化產學技術聯盟」辦技術論壇,黃信行副校長(左)與洋威數控副總經理李漢洲並共同發表聯盟成員合作的擬真機械手臂成果,現場機械手臂操作小提琴為展演。
圖說:國立交通大學105學年度開業典禮邀請到中央研究院院士(交大名譽博士、榮譽教授)以「自信、樂觀、努力、進取」為題演講,勉勵開業生。
圖說:國立交通大學105學年度開業典禮邀請到中央研究院院士(交大名譽博士、榮譽教授)以「自信、樂觀、努力、進取」為題演講,勉勵開業生。交通大學6月4日舉辦105學年度開業典禮,212名博士生、3874名碩士生及1226名學士將踏出校園、揚帆啟航,迎向個人新生涯。典禮邀請中央研究院院士,暨交大名譽博士胡正明進行演說。
圖說:國立清華大學攜手工研院公益委員會、高登智慧科技,聯手在校內台積館一樓舉行「蛻陳出新,預見科技桃花源」展覽,(左二起)清華服科所教授王俊程、清華服科所教授林福仁、清華動機系教授葉廷仁、通識中心助理教授李天健、科管院講座教授史欽泰、生資所教授曾晴賢(右一)、工研院材化所陳建宏博士(右三)高登智慧科技公司專員蔡旻峻(左一)。
圖說:國立清華大學攜手工研院公益委員會、高登智慧科技,聯手在校內台積館一樓舉行「蛻陳出新,預見科技桃花源」展覽。雨傘、登山手杖能變成隨身淨水器?讓科技打造環境友善的便利生活不再是夢想!清華大學在校內台積館一樓舉行「蛻陳出新,預見科技桃花源」展覽,讓民眾近距離體驗科技帶來的綠色健康新生活。
圖說:明新科大畢業典禮,以「蒲公英」為概念歡送畢業生,期許畢業生能乘風高飛,勇敢的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圖說:明新科大畢業典禮,以「蒲公英」為概念歡送畢業生,期許畢業生能乘風高飛,勇敢的前往下一個目的地。明新科技大學於6月10日,在校內中正堂為近3千位畢業生隆重舉辦畢業典禮,董事長張紹鈞、校長袁保新,全校師長校友與家長們出席盛會,新竹縣縣長邱鏡淳、議長張鎮榮及新豐鄉鄉長徐茂淦也前來參加,一同祝福歡送包括日間部、進修部及碩士班的所有畢業生。
圖說:中山大學12日與知名衛浴設備和成集團(HCG)針對尿液快篩項目簽約合作,雙方將共同開發「智慧馬桶」。由左至右為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林哲信教授、中山校長鄭英耀及和成集團董事長邱立堅。
圖說:中山大學12日與知名衛浴設備和成集團(HCG)針對尿液快篩項目簽約合作,雙方將共同開發「智慧馬桶」。由左至右為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林哲信教授、中山校長鄭英耀及和成集團董事長邱立堅。國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林哲信教授團隊,花了五年時間成功研發「新型溶液感測器」,只要1秒鐘就能檢測出尿液、唾液、汗水等液體中的酸鹼度、溫度及離子濃度,數值上傳至雲端,利用手機即可掌握家人或患者的生理狀況。
圖說:張懋中校長與廣達電腦張嘉淵技術長簽訂合作備忘錄,共同建構智慧醫療合作平台。
圖說:張懋中校長與廣達電腦張嘉淵技術長簽訂合作備忘錄,共同建構智慧醫療合作平台。國立交通大學與廣達電腦於交通大學舉行智慧醫療產學合作簽約儀式,由交大校長張懋中和廣達電腦張嘉淵技術長代表簽訂合作備忘錄,未來將由雙方頂尖研究團隊,透過虛擬化的雲端資料庫、大數據分析、醫聯網傳輸技術、以及穿戴式科技等,建構以病患為中心之智慧醫療應用場域,增進醫護效率,並發展個人居家化的智慧照護服務應用。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