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文: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 圖:Wa-People/編輯中心
- 刊登日期: 2023.09.19
伍爾特電子和意法半導體合作開發出一個樣機,能夠高效驅動低壓無刷直流馬達,適用於攜帶式電動工具。
- 文: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 圖:Wa-People/編輯中心
- 刊登日期: 2023.09.19
英飛凌推出搭載1200 V TRENCHSTOP IGBT7晶片的62 mm半橋和共發射極模組產品組合,模組最大電流規格高達800 A。
- 文: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 圖:Wa-People/編輯中心
- 刊登日期: 2023.09.18
工研院將於19日攜手臺灣車輛移動研發聯盟舉辦2023臺灣車輛國際論壇,焦探討智慧電動車的未來發展趨勢。
- 文: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 圖:Wa-People/編輯中心
- 刊登日期: 2023.09.18
中山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廖軒宏團隊,全球首創極性—自由基接力催化策略,研究成果登「美國化學會期刊」。
- 文: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 圖:友達光電
- 刊登日期: 2023.09.18
友達永續基金會在龍潭舉辦除蔓護溪活動,逾200位志工共移除達1311公斤的外來入侵種「小花蔓澤蘭」。
- 文: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 圖:Wa-People/編輯中心
- 刊登日期: 2023.09.15
台積宣布加速 RE100 永續進程,將原 2050 年「全球營運 100%使用再生能源」目標提前至 2040 年。
- 文: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 圖:Wa-People/編輯中心
- 刊登日期: 2023.09.15
成大與永豐銀行延續過去6年產學合作默契,雙方簽署第三期續約計畫,也為「永豐企業加速器——向未來加速計畫」剪綵。
- 文: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 圖:Wa-People/編輯中心
- 刊登日期: 2023.09.15
經濟部日前於吉隆坡舉辦「APEC智慧製造政策推動國際論壇」,共有6個APEC經濟體的產學研界參與。
- 文: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 2023.09.18
工研院將於19日攜手臺灣車輛移動研發聯盟舉辦2023臺灣車輛國際論壇,焦探討智慧電動車的未來發展趨勢。
- 文: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 2023.09.18
中山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廖軒宏團隊,全球首創極性—自由基接力催化策略,研究成果登「美國化學會期刊」。
- 文: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 2023.09.18
友達永續基金會在龍潭舉辦除蔓護溪活動,逾200位志工共移除達1311公斤的外來入侵種「小花蔓澤蘭」。
- 文: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 2023.09.15
台積宣布加速 RE100 永續進程,將原 2050 年「全球營運 100%使用再生能源」目標提前至 2040 年。
- 文: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 2023.09.15
成大與永豐銀行延續過去6年產學合作默契,雙方簽署第三期續約計畫,也為「永豐企業加速器——向未來加速計畫」剪綵。
人物專訪
企業觀察
大學人物
產業觀察
人物專訪
圖說:資策會「AI鑑識技術與臺灣不實訊息聯防體系」勇奪美國R&D 100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同時也獲得企業社會責任特殊貢獻獎的肯定。經濟部10月26日舉辦「創新匯流 領航全球 2021 R&D 100 Awards獲獎記者會」,分享6項科專成果、囊括7項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臺灣創新研發實力再次受國際肯定。資策會以軟體研發實力建構「AI鑑識技術與臺灣不實訊息聯防體系」勇奪美國R&D 100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此技術同時也獲得企業社會責任特殊貢獻獎的肯定。
圖說: 工業技術研究院的「軟體定義增強型機器人關節模組」獲 R&D 100 Awards肯定。工研院研發能量再受國際肯定!以智慧製造創新科技,勇奪2021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肯定,產業人物專訪工研院機械所經理周柏寰,介紹「軟體定義增強型機器人關節模組」為業界帶來更輕、更好用的機器人,具備業界最高的扭力體積比,重量輕40%,可透過積木式堆疊設計,快速建置多關節模組機器人,除了更輕,還能舉起更重的物品,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圖說:工研院以突破性的潔淨造水創新科技,勇奪2021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肯定, 產業人物 Wa-People 主筆王麗娟專訪工研院綠能所技術副組長顏紹儀,介紹運用氧化石墨烯薄膜,將空氣中的水,純淨分離出來的技術。該項技術也已經技轉給了奇鼎科技。素有研發界奧斯卡獎之稱的R&D 100 Awards是全球唯一的科學和技術獎項競賽。2021年工研院以「促進組織整合仿生3D列印技術」、「等溫高效率水氣分離技術」及「軟體定義增強型機器人關節模組」三項技術獲獎,與全球知名的麻省理工學院、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等機構並列科技研發殿堂。
圖說:臺灣創新研發實力再次受國際肯定,經濟部轄下四個法人機構傳捷報,工研院、資策會、金屬中心、紡織所以6項科專成果,共囊括7項素有科技產業奧斯卡之稱的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肯定,獲獎數全球第二、亞洲第一。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向國人分享這項榮耀。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經濟部長期以科技專案支持法人研發創新技術,屢獲國際大獎肯定,至今已連續14年拿下66座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圖說:鈦隼生物科技全球首創開發出的「零接觸防疫採檢站」在台積電慈善基金會捐助下,前累計全台共有18家醫院設立,執行長陳階曉醫師接受產業人物主筆王麗娟專訪。位於竹北生醫園區的鈦隼生物科技,為防疫開發出全球首創的「零接觸防疫採檢站」,大幅降低醫護人員採檢的風險,獲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號召世界先進、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多家會員,及善心人士共同採購捐贈給14家醫院,目前累計全台共有18家醫院設立。
企業觀察
大學人物
成大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林志隆、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特聘教授羅偉誠、機械工程學系講座教授羅裕龍3位教授,榮獲中國工程師學會「112年傑出工程教授獎」。
為培育優秀的半導體人才,並感念劉炯朗院士長期投入電機電子教育,及在擔任聯電獨立董事期間對其經營決策的指導與貢獻,聯電設立「聯電劉炯朗博士生獎學金」。
中山大學晶體研究中心宣布成功生長6吋導電型(n-type)4H碳化矽單晶,在長晶爐設備、坩堝(存放材料容器)、熱場設計、長晶技術、品質檢驗等環節100%MIT,奠定晶體生長速度快、穩定性高、成本低等優勢,將透過技轉助攻台灣產業升級,強化全球市場競爭力。
產業觀察
在積體電路產業支撐下,南科2023年1至4月營業額締造歷年同期最佳4,584.82億元的成績,成長率為10.52%。積體電路產值較去年同期營業額成長20.28%。
Wa-People語錄
年輕人即使創業失敗,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年輕人即使創業失敗,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上一篇
下一篇
標籤
Since 2008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