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科技種子營」開拓新視野-為莘莘學子創造前進矽谷的機會

圖說:參加過「創新科技種子營」的學長姐,由起王博昇、傅瑜、翁武湘、曾立瑜、方璿閔,回到種子營,分享經驗談。立者為主持人張如心。

由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所舉辦的「創新科技種子營」,今年正式邁入第七屆,該公司與家扶基金會長期合作,今年參加的高中學生,接近一半來自家扶基金會所幫助的學生。

創新科技種子營是第二屆由高中學生所組成的營隊,過往的五屆是由大學生報名參與,過去五屆也都提供了讓學生到美國矽谷參觀世界科技大廠,及美國知名大學的機會。今年的第七屆又給予了高中生這難能可貴的機會,讓這些正面臨人生重要轉折點的青少年,有不同凡響的契機,拓展自己的世界觀。

藉學長姐的口,鼓勵學員

應用材料公司也特地邀請過往有參加「創新科技種子營」的學員,與「學弟妹」分享自己的經驗談,也為他們解答心中的疑惑。這些「學長姐」分別來自台灣優秀的大學及研究所,因為參加了「創新科技種子營」,使他們的人生有了迥異的改變。

如何在團隊合作中展現自我?

來自東華大學的翁武湘談到了,在營隊中團隊合作的要訣。他認為,在活動中要踴躍的發表意見,要在團體中突顯自己。他同時也表示:「當別人發表意見的時候,有時候別人説錯的話,你也可以糾正。」

他強調在團隊活動上,要表現出自己的積極性,化被動為主動,才能在團隊中嶄露頭角。在團隊的協調中,也要重視大家的參與感,才能讓隊友發揮所長,將大家最好的一面激發出來,這也是他的小隊勝出的關鍵。

如何因為參加種子營,改變決定?

曾立瑜是成功大學交通管理與歷史學系雙主修的學生,因為參加種子營,下定決心到國外念研究所。

她認為到矽谷參觀是相當難能可貴的機會,除了參觀位於矽谷的公司,還造訪了美國史丹佛及柏克萊大學,她雀躍地説:「走在那樣的校園當中,那當時我是大三的學生,在我旁邊的旁邊都是碩士生或博士生,我就覺得『啊!我的機會來了!』」

這次參訪的機會,讓她想起小時候曾經立下到國外念書的夢想,也因為到了國外去親身體驗那樣的學習環境,她決定化夢想於實踐。立瑜強調:「你們在這裡當然是非常努力想爭取到美國的機會,但是並不代表你爭取到這個機會,你就去那邊玩。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讓大家到那個地方去增廣見聞!」


圖說:曾立瑜今年申請上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學長姐也與在場的種子營學員分享自己的經驗,包括課業問題、人際問題等,這些事情都是眼前這群青少年所面臨的,透過學長姐的經驗談,讓他們更了解自己的問題,也從這些學長姐身上去尋求自己的解決之道。

令全場譁然的『逆轉勝』

直攻台大材料所博士班的傅榆,在國中時,是班上倒數第五名,高中卻成了全校第一名。他分享自己成功的秘訣:「你要定下一個你非常非常渴望的目標。」先訂一個下自己非常想要達成的目標,然後藉著渴望,催促自己朝這目標前進。他立下的目標是「賺大錢」。

他認為要賺大錢,首先應該先把書念好,因為他認為讀書是離賺大錢比較接近的管道,所以他開始奮發向上。終於,他高中考上台中二中,雖然不是人人稱羨的的一志願,但是對當時的他已經是很好的鼓勵。

接下來的高中大學生活,他將大部分學生不喜歡的考試及上學,當作是一種樂趣,以及驗證自己實力的方法。一路保持這樣的熱情,繼續往他的目標邁進。

壓力、撞牆如何解?

現在就讀台大光電所的王博昇,當年他選擇多元入學方案,以申請入學的方式進入了清華大學電機系。那時身邊的人都認為他可以以指考進入台大就讀,但那時讀書壓力很大,讓他非常猶豫,後來還是選擇了清大就讀。他認為,人生有很多選擇,人都會猶豫,博昇選擇了清華大學,他也在學校得到許多資源,學到很多東西,雖然他不知道自己在台大能獲得什麼,但他至少把握了在清華所能得到的,他給予在場學弟妹一句座右銘:「擇你所愛,愛你所擇」,選擇了就不要再左顧右盼,好好把握當下。

在處理學業壓力方面,博昇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他認為對自己正向的回饋可以建立自信心。「比方說這次考試你希望自己考到第幾名,那你下一次就要告訴自己希望能夠再進步。當你真的能夠因為自己努力進步的時候,就可以大方告訴自己:我的努力是有效果的!」博昇說。

另一個秘訣,就是培養讓自己紓壓的興趣。博昇唸高中時是外宿的;當時生活沒有什麼娛樂,他的嗜好就是聽廣播的「長春藤解析英語」,不僅可以適時紓解課業壓力,也讓學習融入他的生活當中。


圖說:為自己選擇負責的王博昇        

半工半讀的收穫

同樣就讀台大光電所的方璿閔,從小的經歷比較多,所以比同齡的學生早熟。她覺得人生就像一場旅途,隨著旅途進展,有時候探險是必要的,她勉勵大家:「不要怕人生有什麼不完美,沒有不完美不算是完整的人生。」遇到困境在所難免,不要怕這些旅途上的荊棘,因為遇到了挫折才有收穫,所以選擇自己想要的,問心無愧是最重要的。
因為家境關係,她在課業及打工賺學費之間奔波,同學之間的聚餐、唱歌、郊遊等花錢的活動,都只好婉拒。在打工的前兩年,她將這些經驗視為社會歷練。大三之後開始做專題,老師建議她可以試試當家教。璿閔在家教中,得到相當難能可貴的經驗,因為家教的父母親相處久了,會和她分享一些生活的點滴,也會教她一些道理;這些經驗和智慧是她在外面打工多年,也沒有人主動跟她說的,她非常珍惜這些經歷。


圖說:方璿閔認為:「要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小秘訣讓學習更加得心應手

學長姐們也在場與學員分享他們人生的小秘訣。立瑜習慣將自己每天要做的寫在筆記本上,然後每做完一項就用筆劃掉。要將一天的計劃完成之後,她才肯休息。雖然立瑜自己笑說這樣其實很「病態」,但她的方式很有效率,而不會迷迷糊糊就把日子過完了。

傅榆認為,確立目標之後,還必須要懂得與從他人身上學習,因為自己變得多厲害還是只有一個人,他覺得以前太在乎提升自己的能力。他説:「事實上,如果沒有其他人來支持你的話,你自己沒有辦法完成大部分的事情。」他在種子營認識許多朋友,也從這些朋友身上學到很多他一個人無法達到的能力。他認為一個人打拚之外,好好經營人脈,才是達到高峰的推手。

武湘以自己為了買機車,和家人成功溝通的經驗,解答現場學員的提問。他告訴發問的同學,不要一味的要求,而是需要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看這件事情,分析、舉例證明給他們聽,讓他們放心。

有學員問到如何在自己的興趣,和家人認為應該選擇的科系中間作選擇?學長姐異口同聲的建議學員,盡量順從父母的意見。因為如果事實證明,自己對於不喜歡的科目都可以表現得很好,就表示日後對自己喜歡的領域,有機會做出更大的貢獻,這也是提升自信心的方式。

應用材料公司舉辦「創新科技種子營」,讓高中生體驗運用科技的同時,也藉這場座談會,讓他們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有了一個方向。種子營對他們而言,不只是到一個營隊去「玩」,而是到一個環境去「學」怎麼和人合作、怎麼克服困難,也與同伴競爭,這將是讓他們有異於同儕的嶄新改變。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