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思源科技 !

圖說:思源科技營運長暨執行副總裁鄧強生(Johnson Teng)表示,該公司對於人才招攬,沒有設限。

EDA (電子設計自動化) 產業是一個非常獨特的產業。他很小,但很重要。
全球EDA產業有多小呢?先看營業額,一年大約50億美元。

景氣差一點的2009年,全球EDA產業總產值47億美元,去 (2010) 年好一點,成長了11% ,近53億美元。

再看從業人員數,全球大約有2.6~ 2.7萬人投入EDA產業,簡言之,到不到三萬人。找一個EDA產業的客戶比較一下,2005 年,英特爾 (Intel) 營業額超過 400 億美元,員工 10 萬人。

由不到三萬人締造50億元產值的EDA產業,卻對IC設計及印刷電路板 (PCB)設計這兩大領域,影響深遠。其中,由於IC設計需要整合數量龐大的電晶體 (transistor)、錯誤代價昂貴,加上偵錯困難,所以給了EDA產業帶來九成的業績。

隨著IC設計越走越精密,複雜度提高,使得設計成本及萬一錯誤所付出的代價,其高無比。光是開光罩準備投片生產,以八層銅製程為例,0.13微米要七十萬美元,90奈米更要超過一百萬美元。

EDA 產業在設計流程中,替客戶設想的關鍵,無非是產品性能好,體積小、省電、快速上市,還有,一次就設計成功。

亞洲市場對EDA 產業而言,為快速成長區域。相較之下,歐洲]及日本顯得動能不足。過去亞洲市場佔各EDA廠商的業績比重,大約都在10~15%之間,但2010年,亞洲市場已經佔有全球EDA 產業21%。

環視全球EDA產業,有一家相當獨特的業者,思源科技(SpringSoft)。跟EDA產業一樣,這家公司也是,很小,但很重要。

思源科技總部位於台灣,正身處快速成長的亞洲市場。該公司的產品定位獨特,光是一項協助IC設計偵錯的工具軟體,就讓他們長賣15年,不但成功打進全球七百家客戶的技術團隊,拿下全球市占率第一,而且還持續獲得客戶滿意的評價。

產品策略之外,思源科技堅持零負債的策略,在產業界也很少見。EDA產業盛行的購併動作,思源也做得很審慎保守。思源科技營運長暨執行副總裁鄧強生(Johnson Teng)表示,該公司理解購併是公司獲取新技術的方法,但他們堅持要能夠找到同時在策略、產品、文化及價值觀都合適的對象,才付諸行動。

與Synopsys, Cadence, Mentor, Magma等EDA業者相較,思源科技規模雖小,2010年業績新台幣21.77億元,相當7千5百萬美元,只佔全球EDA產值1.5%;不過,隨著該公司穩健成長的腳步,以及新產品上市效益逐步展現,將很快有機會突破1億美元的快速成長關鍵點。

思源科技近十年股利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