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工研院發表「臺灣2050氫應用發展技術藍圖」,圖左起為經濟部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複合材料公會理事長劉暉麟、循環臺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台電副總經理郭天合、日本臺灣交流協會副代表星野光明、中油董事長李順欽、經濟部主任秘書陳怡鈴、工研院院長劉文雄、中鋼董事長翁朝棟、澳洲辦事處駐台副代表莫博仁、聯華神通董事長苗豐強、中興電工董事長江義福、經濟部工業局局長呂正華、經濟部經濟部技術處科長何祥瑋。
工研院27日發表「臺灣2050氫應用發展技術藍圖」,邀請經濟部主任秘書陳怡鈴、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副代表星野光明、澳洲駐台辦事處副代表莫博仁、台灣中油董事長李順欽、中鋼公司董事長翁朝棟、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及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等產官研代表一同與會,從「發電」、「載具」、「工業」三大氫能應用與氫氣供應面向,結合產業需求與技術發展,提出未來30年臺灣氫能應用技術的發展策略,協助產業掌握氫能商機,共同邁向零碳未來。
淨零排放浪潮席捲全球,被視為終極潔淨能源的氫,也成各國積極追求的目標。至2022年,全球已有超過30個國家地區發布國家氫能策略,臺灣國發會宣告的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圖中,2050年臺灣電力來源,有9%到12%,要仰賴氫能。
經濟部主任秘書陳怡鈴表示,氫能是臺灣邁向淨零排放路徑上的重要角色,因應未來臺灣氫應用發展,經濟部積極透過成立「氫能推動小組」,結合公部門與國營事業資源,共同合作規劃國內氫能發展政策及應用,並已規劃短期內投入經費於氫能應用、氫輸儲及國際合作前置準備等工作。工研院這次整合各領域專業團隊,擘劃臺灣的氫應用技術藍圖,期許未來鏈結國營企業及國內業者促成國際投資合作,以加速臺灣氫能技術建立及帶動產業發展。
為回應各界期待,經濟部部長王美花指示,工研院在2050淨零碳排目標下,要積極發展氫能新經濟。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本次發表的「臺灣2050氫應用發展技術藍圖」,是延續政府發布之2050淨零排放路徑下,運用工研院內跨領域專家規劃內容涵蓋臺灣在未來三十年於氫氣供應、發電應用、工業應用、載具應用,及法規標準、基礎設施等氫應用發展等面向。在執行期間,工研院團隊與經濟部「氫能推動小組」共同努力,並諮詢與訪談國內、外氫能發展相關單位包括能源局、技術處、工業局等政府單位的支持、國營事業包括中油、中鋼、台電、企業、專家、學者超過三十場次,集思廣益以研擬對臺灣氫應用減碳發展的務實構想與建議。希望最終成果不僅能協助臺灣達到淨零排放目標,更可以協助國內推動具競爭力之氫能產業,打造臺灣氫能產業鏈。
根據「臺灣2050氫應用發展技術藍圖」規畫,臺灣將以淨零為目標,發展混燒與專燒氫氣的燃氣發電方式,並逐步取代以往燃燒化石燃料的發電機組以降低碳排。在工業應用上,鋼鐵與石化產業則可利用氫氣治金、鋼化聯產及使用低碳氫以降低製程碳排,以及半導體製程所展生的大量餘氫亦可加以回收發電。在交通載具上,依照國發會淨零碳排路徑預估,臺灣2050新掛牌道路用車全電動化,預估2050全年達40萬輛。其中高載重、長途運輸的如大型客車與貨車,更有25%將以氫燃料發電。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萬皓鵬表示,藍圖規劃中,建議可在臺灣西岸分別設立北、中、南三大氫應用園區,包括:搭配北部既有電廠改以混氫發電、中部離岸風電規劃綠氫生產,以及南部既有石化鋼鐵聚落的氫應用。
零碳排的氫能應用為世界趨勢,也是臺灣達到2050淨零排放的必要選項,高效率的氫應用技術更是臺灣在全球氫經濟競爭下勝出的要件,工研院現階段已投入研發多項跨領域的氫應用技術,包含氫氣的燃料電池系統、提供未來氫能車所使用的高安全儲氫瓶、運用在半導體產業的工業餘氫發電系統和未來利用太陽能、風力等再生能源電解水的產氫系統等。除了本次發表的臺灣2050氫應用發展技術藍圖外,工研院亦將持續與亞太氫能發展具領導地位的日本及澳洲交流請益,協助國內產業掌握國際市場趨勢布局,開創產業新商機,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的最後一哩路。
圖說:工研院研發「載具用儲氫氣瓶」,左起為工研院材化所副所長陳哲陽、工研院院長劉文雄、經濟部主秘陳怡鈴、工業局局長呂正華、台灣區複合材料公會劉暉麟、經濟部技術處科長何祥瑋。
看準未來氫能在能源需求的占比、於陸海空交通工具的應用、加氫站取代加油站、氫燃料電池等發展商機,相關投資方興未艾。氫氣為氣態燃料,須以高壓儲氫瓶盛載,才能安全地儲存與輸送,工研院透過纖維複合材料技術與自動化纏繞製程技術,成功開發高安全、輕量化、耐腐蝕儲氫瓶,已完成基於機械手臂的自動化纏繞製程系統,相較於傳統龍門型的纖維纏繞專用機,大幅降低建置成本,也更具小量多樣的生產彈性,目前已與德宏集團德宇複合材料合作。材料範圍涵蓋高溫硬化至中低溫硬化、乾式纏繞或濕式纏繞等客製化材料技術及配套材料製程設備,搭配輕量化結構設計與力學分析,可協助複材高壓儲氫氣瓶產業國產化。
為達成2050淨零碳排之目標,氫能發電亦成企業必須選項之一。工研院研發之高功率金屬雙極板電池組具有低成本、體積輕薄、高效率的特性,可作為交通載具或是利基產品使用,其隨時開關的特性加工研院獨有的低成本金屬雙極板設計、多層導電碳薄膜與電池模組化等專利技術,能有效提升電池功率密度與壽命,進而達到減碳效益。目前與捷克UJV、CAS以及臺灣6家廠商成立跨國金屬板電堆研發聯盟,共同開發電池、掌握關鍵自主技術,提升產業技術量能。此技術可應用於交通載具、可攜式及備援電力市場,將有助於減少交通及能源部門之碳排。
圖說:工研院研發之金屬板燃料電池堆,左起為工業局局長呂正華、工研院院長劉文雄、經濟部主秘陳怡鈴、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經濟部技術處科長何祥瑋、工研院綠能所副所長萬皓鵬。
SOFC (Solid Oxide Fuel Cell, 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以電化學反應將碳氫燃料能量轉換為電力輸出,具有發電效率高(>55%)、低汙染排放、低噪音之特點,系統適用天然氣、沼氣、工業副產氫及純氫等多元料源,為具潛力的氫能分散式電力技術。目前與亞氫動力、帆宣科技等廠商合作,打造本土化系統技術能量,建立燃料電池產業基礎。
為有效調節再生電力與併網利用率,並邁向2050淨零碳排發展目標,電轉氣(Power to Gas)中的電解水產氫技術是目前各國發展之重點技術,透過綠電所產生氫氣可作為鋼鐵、石化業者之潔淨料源,不會有因天然氣重組反應製作氫氣所導致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的問題。因此透過建立自主化膜電解水產氫系統設計與觸媒/膜材技術,以高效率、低成本、零污染技術生產氫氣與氧氣,提供便宜的綠氫,也可供應二氧化碳氫化轉反應的料源,可達到減碳之效益。能鋼鐵、石化業者之潔淨料源,極具市場發展潛力。
甲醇應用領域廣泛,2021年全世界產能1億噸,預估到2050增加到5億噸,最重要的是甲醇可轉化成化工產業基礎原料,所以由二氧化碳( CO2 )整合氫氣(H2),生產綠色甲醇取代化石資源是產業界拚零碳排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目前工研院與中鋼、中油合作,透過建立高性能二氧化碳觸媒氫化技術,捕獲的二氧化碳直接與氫氣作用轉化成甲醇,能同時滿足製程二氧化碳零排放及將廢氣轉化高值化學品的需求,若結合使用再生能源,可達到負碳排的效果。
能源轉型如何和現有產業結合,由工研院研究團隊研發出的高效濾氫純化模組,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性,能將半導體、石化等產業製程中的餘氫進行純化回收循環利用。高效濾氫純化模組透過低成本陶瓷金屬材料部份取代昂貴鈀金屬,除具備成本優勢外,透過篩分隔離與質傳過濾雙機制技術,體積只有一般市售純化器體的一半、能將製程所產生的約70%餘氫,純化回收至產線再利用或是供給燃料電池發電,目前已與國內尾氣設備處理廠合作,解決國內產業即將面臨的碳排痛點,打造臺灣綠色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