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技術研究院近日宣佈,由現任機械與系統研究所所長張所鋐博士升任工研院副院長,並兼任機械與系統研究所所長一職。同時佈達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由胡耀祖博士擔任。
蔡清彥董事長於佈達典禮中指出,面對產業環境改變,「創新、轉型」是臺灣產業結構邁向創新密集產業的關鍵。他希望借重張所鋐副院長過去於國際學研背景,以及推動民眾有感科技、國際合作、跨領域創新整合、主持政策型科技研發計畫的經驗,協助院務推展;而綠能所胡耀祖所長於再生與節約能源技術研發應用上非常專業,積極推動綠能產業成效,期望兩位新任主管持續帶領工研院在研發能量、產業合作、甚至在國際舞台上,開創出智慧創新與綠能永續的新局面。
徐爵民院長表示,張所鋐副院長於創新前瞻技術研發、推動產業技術升級及跨領域合作經驗豐富,並致力於推動國際化,落實產業化的發展,期許未來帶領院內單位朝向跨領域前瞻研究方向發展。而新任綠能所所長胡耀祖博士,專長能源政策與產業策略研究,並籌組能源智庫團隊、擔任我國節能相關審議會與專家團隊委員會召集人,對能源產業與政府能源政策相當了解,期許未來帶領綠能所朝向綠能永續發展邁進。
新任張所鋐副院長為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專精於精密機械設計、動力學、微奈米等技術研究。張副院長曾任職美國IBM公司並獲公司研究成就獎;並於國立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擔任系主任、奈米機電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及奈米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期間也前往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美國史丹佛大學任訪問學者,產業及學術經驗豐富。
張副院長自2005年起加入工研院擔任機械所副所長3年,2012年起接任機械所所長迄今。在所長任內,推動開放式創新平台,強化前瞻創新技術與跨領域研究,整合軟體、系統與服務研發內涵以提高附加價值,同時定位機械所之核心技術聚焦於製造高值化及車輛電動化,並強化跨領域軟體、系統、服務及慈悲科技。推動「製程優化提升關鍵製造業價值核心技術開發計畫」雄才大略計畫,及推動民眾有感科技,包括穿戴式行動輔助機器人(鋼鐵人)及西螺果菜市場電動搬運車、慈悲科技,成績卓著。
綠能所新任胡耀祖所長為美國伊利諾大學能源工程碩士、機械博士,專精冷凍空調、再生與節約能源技術開發、能源政策與產業策略研究等領域,並曾任職於美國阿崗國家實驗室與伊利諾大學。自1990年進入工研院服務,從基層主管做起、歷練完整。除深耕綠能技術研發,胡所長持續整合工研院跨領域資源,負責籌組經濟部綠能產業服務、千架海陸風力機計畫、再生能源計畫及陽光屋頂百萬座等四個推動辦公室,是政府的重要智庫也提升綠能產業推動成效。
在推動國際化方面,胡所長積極參與研擬國際技術標準,促成國內冷凍空調產業進入東南亞市場,2005年獲頒美國冷凍空調協會ASHRAE Fellow(會士)、2011年榮獲傑出服務獎等榮譽。並曾於SARS期間運用科技協助防疫工作,品質受到美國CDC(疾病控制預防中心)專家及總統高度肯定,貢獻卓越。代理所長期間帶領綠能團隊,以鈣迴路捕獲二氧化碳技術榮獲2014年百大科技研發獎,表現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