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捷倫的祕密武器 RealEdge

圖說:比台灣第三代PCI Express熱插拔大會早一周上市,Agilent 90000 Q系列在4個通道上提供33 GHz的真實類比頻寬,是業界經典級的量測工具。

示波器是研發團隊的重要利器,既是量測儀器,更是為品質把關的重要功臣。

Agilent Infiniium 90000 Q系列示波器,一下子推出10款機種,可分別支援20 GHz至63 GHz的頻寬,被視為是進行第三代PCI Express Gen3量測的最佳工具。

突破性的63 GHz頻寬,當然令人印象深刻。但是,能夠讓Q系列這麼有把握的關鍵,其實是,融合安捷倫投資策略與技術實力的秘密武器,RealEdge。

雖然大家還快樂地用著USB2.0,但傳輸速率更快的USB3.0已經醞釀著成為主流。市場也看好,2012年會是USB3.0 成氣候的一年。技術的進步,也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不進步、而你的競爭者進步了,那麼很快你就只能退出。

每秒鐘的資料傳輸速率(Data Rate)不斷加快,五年前,Data Rate大約都還在每秒5G位元以下,但最近幾年,好幾項技術都已經快逼進10G。例如PCI Express Gen 3 已達8G,USB 3.0 是5G,SATA 到6G,還有APPLE喊出的霹靂(Thunderbolt)傳輸速率已經飆高到每秒10G。

一般而言,如果Data Rate達到10G,那麼,示波器要擁有兩倍多的頻寬,也就是2x G才看得到訊號。

銅纜線的傳輸,隨著Data Rate 快到10G以上,已經開始出現訊號衰減的問題。未來傳輸線若由銅纜線改成光纖,傳輸速率不但可以加快,同時不必擔心訊號衰減。但目前最大的的缺點是,光纖兩端負責光電轉換的收發器(Transceiver)造價仍高。

除了做衛星與雷達的廠商外,凡是做大系統的,需要光纖傳輸,或高速傳輸的應用,未來幾年內,都會需要6XG等級的示波器,而這也正是90000 Q系列的市場機會。

2008年,安捷倫推出9000 A系列示波器,強調最優越的訊號完整性,
2010年,90000 X系列則以當時最高的類比頻寬33GHz以及業界唯一的30GHz探棒系統,寫下最高規格的類比頻寬示波器上市及出貨紀錄。2012年,90000 Q系列讓安捷倫自己刷新自己的紀錄,類比頻寬一下子從X系列的30GHz提高到63GHz。

如果以道路做比喻,這就像是30米寬的道路,一下子拓寬到63米。要在很寬的道路上,快速地,傳輸大量資料,精確(Accurate)無誤,成為挑戰及衡量指標。

安捷倫表示,Q系列能夠成為全球最快且最精準的示波器,可說是凝聚了該公司從HP於1939年創立以來所累積的技術能量。

從技術差異化的角度看,安捷倫以磷化銦(InP)製程生產33GHz的前置放大器(Preamplifier),確保高頻寬表現優異;以自有3D IC封裝技術確保訊號完整性,此外,在整合類比與數位訊號的架構上,也有獨到之處。安捷倫還特別將這一整套的獨家技術,命名為RealEdge。

從新架構、微電路、薄膜元件,磷化銦製程及先進應用軟體,RealEdge讓安捷倫Q系列實現了高頻量測,並能夠維持業界最低(僅75 fs)的雜訊與抖動量測位準。

在不斷領先的道路上,安捷倫靠的是團隊合作與獨到技術的不斷累積。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