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黃春明複刻近半世紀前拍《芬芳寶島》紀錄片下鄉時的標準裝扮,頭戴草帽,身揹相機。
清華大學攜手黃大魚文化藝術基金會,自5月16日起連續4天舉辦「向土地借個火:黃春明的創作與行動」系列活動,重點呈現國寶級大師充滿土地關懷及在地實踐的人文精神。
黃春明在開幕記者會上開心表示,清大台文所為活動取名「向土地借個火」,真是取得非常好。他說,「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在學校、家庭以外,還有更大的社會空間,他從小在生活中或野地玩耍,認識了很多東西,「後來成為我創作和想像的材料。」
黃春明是台灣當代重量級鄉土文學作家,他的作品豐富多元,最廣為人知的有《兒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等小說集,創作橫跨詩歌、散文、電影、歌仔戲、兒童文學、劇作、撕畫、油畫等,曾獲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他關懷土地,創辦《九彎十八拐》文學雙月刊,也關心兒童,成立黃大魚兒童劇團,是全方位的文化人。
88歲的黃春明身體健朗,精神愉快,開幕茶會上,他頭戴草帽,身揹相機,複刻近半世紀前拍《芬芳寶島》紀錄片下鄉時的標準裝扮,更親自以國語、台語,兩次朗誦他的詩作〈龜山島〉,將這首宜蘭人專屬的故鄉通行證,分贈現場朋友。
文學可以豐富心靈。黃春明表示,在電腦、手機普及後,大家閱讀的時間越來越少,文學素養越來越低,將使心靈成長停滯,他希望能透過這次的活動,帶給學生啟發。
圖說:黃春明伉儷、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清華台文所所長王鈺婷、黃大魚基金會董事長李瑞騰與黃建興、高美玉、李賴、辛水泉、黃國珍、涂育芸等多位董事及顧問,開心出席清華黃春明週開幕茶會。
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說,他從小就愛聽他的小姨丈吳念真為他講故事,吳念真曾說,黃春明就是他的偶像,因黃春明是比他更會講故事、寫故事的人。高為元認為,「講故事」是目前大學生很需要的能力,透過講故事也可以激發人與人、人與土地的情懷。
黃大魚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李瑞騰表示,宜蘭有一群在地鄉親為支持黃春明的理念,成立黃大魚基金會,主要推動文學教育和推廣閱讀,「希望把黃春明帶進台灣的大學,與學生第一線接觸。」
圖說:左起黃大魚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李瑞騰希望把黃春明帶進台灣的大學,與學生近距離接觸;清華人社院長李卓穎希望藉由黃春明週向大師致敬;清華傑出校友辛水泉是舉辦黃春明週的重要推手。
清華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李卓穎表示,學生時代在課本上讀到黃春明的小說〈魚〉,今天見到作者本人,心情十分歡喜和激動。他引用佛經「愛如一炬之火,萬火引之,其火如故」,來呼應這次「向土地借個火」的主題。
負責統籌黃春明週的清華台文所所長王鈺婷表示,黃春明1970年代跑遍全台進行田野調查,企畫《芬芳寶島》紀錄片,拍攝了媽祖遶境、淡水暮色、中央市場的一天等,為當年的庶民生活留下重要影像紀綠,這次也將邀請黃春明分享當年的製作歷程。
清華台文所表示,黃春明週的活動能在清華登場,要特別感謝清華傑出校友辛水泉。辛水泉畢業自清華物理所,曾任采鈺科技總經理,現為黃大魚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
辛水泉說,依現在的說法,他就是一個理科男,但他在學時,就會熬夜追著讀黃春明的作品,比讀學科還更認真。沒想到2008年偶然入住宜蘭飯店時,在房間看到《九彎十八拐》雙月刊,接著參加了黃大魚文化藝術基金會辦的「悅聽文學」活動,自此有了和仰慕已久的文學大師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辛水泉以粉絲的口吻,回憶初次與黃春明見面的心情,黃春明以一句「呷飽未?」的問候,瞬間化解他的緊張,並拉近兩人距離。「大家都知道黃春明才華洋溢,卻少有人看到他待孩子特別親切、全然無私投入兒童劇團偏鄉演出的一面。」辛水泉說,當他看到黃春明低身為演奏中的孩童翻樂譜的那一幕,簡直永生難忘。
剛剛升格當阿公的辛水泉說,黃春明老師的記憶力極好,多年前他的孩子出國前,他特別帶去宜蘭拜見黃春明,自此,每每見面時,黃春明總是會關心詢問他太太好不好,孩子好不好。辛水泉說自己的孩子最近剛好帶著孫兒回國,將帶給黃春明好好看看。
清華大學「黃春明週」系列活動內容包括專題演講、詩歌朗誦、座談會、研討會、文學轉譯戲劇、劇場藝術,還將展出大師手繪的烏龜、蝸牛漫畫、植物插畫及撕畫。
活動資訊:https://tl.site.nthu.edu.tw/p/426-1399-16.php?Lang=zh-tw